大醫生|杜啟駿:成全需要“站起來”的人生
當一個不能走路的患者重新站起來,走在路上朝杜啟峻打招呼時,這就是他最開心的時刻。
醫生,是鏈接一線臨床需求和技術服務創新的樞紐。中國醫生有著非常優良的傳統,大醫精誠的內涵也在時間浪潮中歷久彌新。
他們不應是困在論文、晉升等事務中的模糊面孔,而是修醫術致精微、修醫德懷仁心的時代英雄,也是醫療服務這一囊括了科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復雜體系的中樞環節,更是圍繞提升醫療質量和普惠性目標所構建的創新鏈條上的核心主體。
經濟觀察報作為中國健康事業的觀察者、記錄者和推動者,將持續為讀者呈現致力于醫療創新的大醫生和他們的故事。
當一個不能走路的患者重新站起來,走在路上朝杜啟峻打招呼時,這就是他最開心的時刻。
現實中,ICU的確是經常發生搶救的場所,但是醫生護士并非沒有準備,對所有病情的走向都有預見性,ICU的工作也是治療多過搶救。
在哪座城市似乎并不影響馬軍的“闖”,如果把血液腫瘤看作一座高山,馬軍從上個世紀開始攀爬,已經見過很多高處的風景,他現在還在往上走。
如今,3D打印個性化金屬假體手術已經十分成熟。郝永強選擇繼續向生物打印進發,3D打印患者干細胞。打印器官,讓器官再生,也被郝永強列入到未來的打印計劃中。
李進的工作和中國創新藥行業的發展“同頻共振”。對于創新藥研發過于同質化的問題,他總是在“炮轟”,一句“將來中國的PD-1單抗多到可以洗澡了”傳到海外學術界,成為行業金句。
在醫患關系十分難處理的兒科,竺曉凡有一套一以貫之的醫患相處模式。她說話的聲音總是輕柔,面帶笑意,她認為做醫生最重要的是對患者將心比心。比如一個患者昨天告訴你肚子疼,今天查房你先問他肚子還疼嗎,患者會感受到關心和誠意。
最重要的是,誰能把我治好?如果醫生都沒辦法了,誰能把我的生存期延長,哪怕是半年、一年、三年、五年?誰能讓我不痛,讓治療和生命更有尊嚴?
這個從醫40年,做過2萬多臺手術的醫生,在4年前當選亞太眼科學會主席?,F在,他不僅是中國完成最多青光眼手術的醫生,還成了中國眼科的一個標識、一個符號。
丁罡認為,通過體制外的醫院先行先試,能讓市場看到學科發展的趨勢和存在價值,從小的試驗到大范圍推廣,最終得到更多主管部門、同行機構和老百姓的認可和接受。
臨床、科研、管理,三個都要抓,三個都要硬。于金明的時間以分秒計算。
顧衛紅覺得,很多罕見病患者就像 “溺水的人”,特別急切地求助,一個人跳進去救不了那么多人,她希望和更多人一起來救人。源于感性,顧衛紅選擇了她的道路;歸于理性,她決定連接更多的人,促進各方相互了解,加強合作,一起“修塔”。
吳新寶尤其擅長骨盆和髖臼損傷手術,同時也致力于老年髖部骨折的治療。陳舊骨盆手術,一種珠峰級別難度的手術,全世界只有寥寥無幾的醫生能做,他做過上百臺。
郭兮恒覺得,做睡眠工作的每一天都很平凡,但他又想,如果一個人能堅持做40年,平凡就變成了不平凡。
魏文斌做了36年眼科醫生,其中有32年專攻眼底病,他用“迷人”來形容自己的專業領域。
“全世界146個國家都已經把HPV疫苗納入到國家計劃免疫?!蹦[瘤流行病專家喬友林相信,宮頸癌必將成為人類第一個通過疫苗接種和篩查治療來全面消除的惡性腫瘤。
阮祥燕相信,未來卵巢組織凍存移植技術每年至少能幫助100萬人,她希望這個技術能被納入國家醫保,讓患癌女性享有同樣的生育權利。
朱大龍倡議,包括政府、企業、家庭在內的全社會都應關注和幫助糖尿病患者,政府與醫學界應通過更好的分級診療方式,提升基層醫務人員的糖尿病管理能力。
大醫精誠,張鴻祺和他的同事們,用滿腔的熱情和高超的醫術來治療病人,解除痛苦。在他的理念中,要想更多地惠及病人,達到醫療同質化的理想前景,需要在技術和熱情之外,通過扎扎實實的科技創新,來提升全行業的水準,更大程度實現病有所醫。
如何不做手術、不做治療的話,很多患者一輩子都走不了路。手術和規范的康復訓練,可以讓許多“瓷娃娃”慢慢練習站立和行走。
對于病情復雜的ICU患者來說,醫護人員需要更為廣泛的知識面及診療技能,將患者看作一個整體的人來進行綜合治療。
從全國的統計數據來看,淋巴瘤亞??频?年無病生存率只有37%,遠低于歐美國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地域廣闊、規范治療水平發展不均衡。
乳腺癌和甲狀腺癌的骨轉移概率都在70%以上,許多患者最后病情惡化可能是骨轉移導致的。骨腫瘤知識的科普非常重要,不光病人及家屬需要科普,相關科室的醫生也需要了解。
參加臨床試驗,病人獲益的機會肯定比不參加的要多。而且,臨床試驗本身都是研究最新的藥物,這些藥物可能比目前的老藥更有優勢。
在我國,兒童白血病通過規范化療,目前治愈率可達85%以上。
兒童腫瘤的治療不僅靠手術,也不僅靠化療或放療,它需要多學科參與,化療、放療、手術、移植、免疫等治療方式都需要,當然就需要多學科、多方面的人參與進來,才能做到無縫銜接、全程管理,才能做好兒童腫瘤治療。
在所有的殘障中,最可怕的就是視障,造成損害最大的也是視障。視障可能引發老年癡呆、抑郁癥、跌倒損傷、壽命縮短等一系列問題,而且造成的家庭和社會負擔也是最大的。
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或者預防腫瘤的發生。
在我們臨床上有句話,三分之一的癌癥病人是嚇死的。為什么這樣說?這些病人被癌癥嚇倒了、放棄了,機體也就不能奮起與癌癥做斗爭了。
盡量去止損,就是活在當下,把每天過得有價值、有意義。從專業層面上來說,“止損”就是要提高遺傳病的診斷和干預水平。
早期盡量不要憑自己的常識去判斷老人有沒有骨折,寧愿多跑一趟也要檢查下。
睡眠是一種本能,是一種心理現象,也是生理學、醫學、中醫學、養生學共同關注的領域。心理、生活方式、不良習慣、機體疾病,這些都可能成為干擾或造成睡眠問題的不利因素。
經濟允許就選九價HPV疫苗,如果覺得用不著花這么多錢,就選四價、二價,這就像住酒店,并不一定非要住五星級??傮w策略是盡早、盡小接種。
平時眼睛出現哪些癥狀需要警惕,或者就醫?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www.hadaili.cn
地址: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園2號樓4層 | 郵編:100081 | 電話:4001560066 | 傳真:86-10-885108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 (京)字第12950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B2-20214402 京網文(2020)3373-581號
備案號:京ICP備18019893號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8547 @2001-2022經濟觀察網版權所有
經濟觀察網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