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借助北汽的生產資質,小米汽車正式落地。11月15日,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7批),兩款小米牌純電動轎車位列其中。公告顯示,兩款產品商標為小米牌,企業名稱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越野車”)。對此,北汽集團相關人士回復經濟觀察網記者稱,目前沒有官方信息可以透露。
小米汽車與北汽集團牽手,早有征兆。今年10月就有消息稱,小米汽正在接洽北汽藍谷,雙方圍繞生產等事項進行合作談判。11月初,多輛北汽集團的大巴車曾現身小米科技園,再次引發外界對雙方推進合作的猜測。
雖然小米汽車成立至今已超過兩年,但資質問題一直不明確。最初,外界推測小米汽車將獨立申請資質,但小米汽車并沒有相關動向。2022年,經營不善的寶沃汽車一度傳出將被小米汽車接盤的消息,但最終寶沃汽車以破產倒閉、資質注銷告終。有消息稱,今年以來小米還曾與華晨、奇瑞等車企洽談過生產合作。
根據國內的規定,企業需要獲得“雙資質”才能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也即需通過發改委和工信部的雙審批。近期,有消息稱,國家發改委已經批準了小米公司生產電動汽車的申請。這是自2017年以來的第四家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的企業。此次工信部產品公示的發布,意味著小米汽車也解決了工信部要求的相關資質問題。
根據天眼查信息,北汽越野車成立于2017年,由北汽集團持股100%。2018年11月,隨著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14批),北汽集團將當時自身持有的最后一張汽車生產牌照讓渡給了北汽越野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小米汽車采用了北汽越野車的資質,但生產基地仍是自建的。工信部產品公示顯示,兩款小米牌純電動轎車生產地址為北京市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環景路21號院。根據北京市工程建設招標投標交易系統今年9月發布的一則公告,環景路是北京亦莊新城小米智能制造產業基地項目(一期)的所在地。
按照規劃,小米汽車工廠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年產能為15萬輛,2023年6月竣工;二期計劃于2024年動工,2025年完工。小米曾多次透露其將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推出量產車,首款車型計劃第一年銷售10萬輛,此后三年累計交付90萬輛。
小米汽車此次申報的兩款車型從外觀看屬于電動轎跑,車尾右側標注的產品名稱為“SU7”,左側標注的企業名稱為“北京小米”,其中一款車型采用磷酸鐵鋰電池,電池供應商為襄陽弗迪電池有限公司,另一款車型采用三元鋰離子電池,電池供應商為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在車身尺寸上,小米汽車兩款車型的長、寬、高分別為4997mm、1963mm、1440mm/1455mm,軸距為3000mm,已經達到了中大型轎車的范疇,其未來上市后的潛在競爭對手將包括比亞迪漢EV、蔚來ET7、阿維塔12、嵐圖追光等自主品牌同級別電動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