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初晴,行走在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南村鎮河北村的田野里,渠相連、路相通,由白蠟樹、海棠樹等組成的防護林縱橫成行。與此同時,在東北部廣袤的丘陵山區,一個個巨大的“風車”旋轉不止,晝夜不停,源源不斷地化風為能,奏響綠色低碳發展交響樂。
結合城市更新,采取拆違建綠、留白增綠等方式,增加城市綠地;發揮綠色稅收調節激勵作用,助推經濟發展綠色轉型升級,助力企業綠色發展駛入“快車道”。近年來,青島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科學劃定、合理安排綠化用地,結合政策賦能,促進低碳綠色發展,繪就祖國大地的秀美新畫卷。
沃野織綠 守護廣袤良田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要求,合理安排綠化用地,科學劃定綠化用地,實行精準化管理。經過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城市“邊角料”成為口袋公園,鐵路公路沿線林木成行,阡陌交通也有綠樹成林。
“別小瞧這片防護林,它們不僅能防風固沙、保持水土,還能改善農田小氣候,營造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生態環境,保障糧食高產穩產?!逼蕉仁泻颖贝妩h支部書記宗成奎說。
過去,由于當地對農田林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農田缺少綠化,很難防御干熱風、倒春寒、霜凍等自然災害。如今,平度市共新建農田林網20余萬畝,道路植樹50余萬株。農田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綠化水平,筑起農業生態安全屏障。合理布局林帶的走向、間距和寬度,既要避免因樹冠過高或與排灌系統距離過近,影響林網通風透光和樹木生長需求,又要防止影響無人機飛防等低空作業和排灌系統。
織就一片林網,守護沃土良田。平度市是山東省農田防護林工程建設的一個縮影。2019年以來,山東省依托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大力開展農田防護和農田生態環境保護工程建設。截至2022年底,全省已建設農田防護林網13228公里,逐步構建起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要的農田防護林體系。同時,各地積極探索林網管護和林權收益相結合的管護模式,增加項目區群眾收益。
政策賦能,促進低碳綠色發展
據介紹,平度市稅務局著眼促進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積極落實各項綠色稅費優惠政策。加強稅收大數據分析,依托征納互動服務、問、訴、辦一體“溫心云廳”、線上可視答疑和線下“稅務管家”,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持續優化納稅服務,積極支持新能源產業做大做強。
為助力企業“風生電起”,平度市稅務局全面梳理風電行業稅惠政策,組建風電企業服務團隊,提供“一對一”涉稅咨詢和政策輔導,為企業發展加大“風速”。自2020年以來,企業累計享受風力發電增值稅即征即退630余萬元。
“風電行業設備成本高,消耗大,稅惠政策緩減了企業的資金壓力,讓我們有更多的資金繼續投入到風力發電生產中,讓清潔能源發揮更大的作用?!贝筇破蕉蕊L力發電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方淑華說。
一直以來,平度市稅務局引導市場主體向綠而行、因綠而興,稅惠紅利為新能源產業發展帶來了滿滿的信心和底氣。在平度市白沙河包裝產業園的磐石重工項目現場,寬大開闊的廠房上,一大片淺藍色的太陽能電池板,不斷吸納陽光精華,儲光蓄能;在大潤發超市北停車場充電站——平度市最大的公共快充站,一輛輛新能源車自城區四面八方匯聚而來,充電蓄能后,依次“馳騁”而去。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